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土野望 > GP们的“军备竞赛”
2019年以来,股权市场寒冬未消,募资难依然萦绕在各家投资机构的心头,而同期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统计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PE投资机构新募集529支基金,同比下降32.61%,共募得2735.70亿元,同比上升12.73%,大规模的募资活动趋势愈加明显,强者恒强,资金逐步集中到少数的头部机构,2017年软银完成募集千亿美元基金的愿景基金,2018年,红杉、高瓴都分别完成了单只基金80亿美元和106亿美元的募资,高瓴更是凭借其超过600亿美金的管理规模位居亚洲私募基金之首。老牌机构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进行多阶段、多领域的扩张,红杉进一步向早期延伸,成立种子轮基金,完善全链条覆盖,高瓴从二级市场起家,在一级市场以重投京东而一战成名,近一两年在其原中后期投资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行业基金,覆盖早中期领域的投资。而大部分成立于2014、2015年的VC2.0机构,规模增长亦是惊人,高榕资本成立6年管理规模已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成立5年的源码资本管理规模也已超过100亿元。
而我们知道,资产管理规模的增大往往会对管理人的业绩回报形成大的挑战,但机构逐渐规模化、平台化,新募的基金规模不断赶超前一期基金似乎成为行业多数玩家的必然选择,那么对于机构而言,规模扩大后是否业绩必然就下降了,驱动规模扩大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募集更多的资金,使机构手上握有更多的子弹,则机构未来在单一项目上可投金额更大,可投项目数量更多,久而久之机构影响力变大,在抢项目、项目布局上有更强的优势,同时募集的资金越多,LP类型越丰富,所投的项目越多,覆盖的资源圈层越广,都会不断自我循环,增强机构在市场上的号召力和话语权,甚至最终具有项目定价的权力,而这种自我强化对基金业绩也会产生有力的支撑。
同时,机构自身亦有多种原因会驱动管理规模的增长,首先机构本质上实力壮大、开始招募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都需要管理规模合理扩大,以便负担机构的日常开支,获得更多的投资弹药;其次,不同投资策略的基金对资金的需求容量不一,以赛道模式来投资的基金,同个领域可能要投个十来二十家项目,寄希望于最后总有一家能跑出来,实现巨额回报,这种打法追求的是赔率而不是胜率,需要手头有足够多的筹码才能执行;另外,国内一些品牌成熟度高的机构,也会充分利用人才端的优势,做行业专业化基金,形成多领域的布局,扩大收益来源,目前来看运转的也不错。
从外部原因来看,国内募资体系的不稳定,可能也是机构在募资上不敢松懈,不断募集更大体量基金的原因之一,国内出资人体系不如美系资金稳定、长期,受政策的波动影响大,各期基金出资人类型不一,从三方财富到母基金、再到当前的政府引导基金等,缺少长期稳定的出资方令大量GP产生比较大的生存焦虑,无论投资市场变化如何,在募资端至少保证稳定的募资节奏,“落袋为安”成为首选。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便是有些GP并不是以做好投资,帮投资人获取回报,赚取carry为立身之本。快速做大规模的背后,为的是赚取更多的管理费,扩大自己品牌的知名度,过往一些排名机构的排名方式,将机构的募集规模、活跃度也作为一个要素来打分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这种风气。
不过,在这个主流玩家纷纷做PR、搞平台的市场上,也存在着其它的“异类”,在熙熙攘攘的大潮中保持克制、低调,Benchmark保持小型合伙人模式,每期基金规模控制在5亿美元以内,专注早期投资,DCM团队总数不超过8人,每年出手次数少于10次,这类机构由于人员精干,合伙人直接在一线做项目沟通、项目判断,在人效上更有优势,小而美的模式同样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回报。
事实上,克制不应成为“异类”们的专有词,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主流玩家们在扩大规模时如能做到保持清醒和克制,更显难能可贵。LP们在选取机构进行出资时,也应理性看待机构规模不断增强的现实状况,正常而言,随着管理人的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圈层的扩大,合理的规模增长对管理人是一个“属性加成”的作用。不过往往也有不少GP因为动力下降、心态膨胀,盲目扩大规模,超出了自身能力边界,人员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跟不上,所投项目泛化、平庸化,最终难免在业绩的长跑赛上掉队。